8空调制冷系统安装 8.1一般设定 8.1.1本章适用于空调工程中工作压力不高于2.5MPA,工作温度在-20~150℃的整体式、组装式及单元式制冷设备(包括热泵)、制冷附属设备、其他配套设备和管路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和验收。 说明:8.1.1本条文把适用于空调工程制冷系统的工作范围,定为工作压力不高于2.5Mpa,工作温度在-20~150℃的整体式、组装式及单元式制冷设备、制冷附属设备、其他配套设备和管路系统的安装工程。不包括空气分离、速冻、深冷等的制冷设备及系统。 8.1.2制冷设备、制冷附属设备、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型号、规格、性能及技术参数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机组的外表应无损伤、密封应良好,随机文件和配件应齐全。 说明:8.1.2空调制冷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要求其机组、附属设备、管道和阀门等,均必须相互匹配、完好。为此,本条文特作出了规定,要求它们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不能任意调换。 8.1.3与制冷机组配套的蒸汽、燃油、燃气供应系统和蓄冷系统的安装,还应符合设计文件、有关消防规范与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说明:8.1.3现在,空调制冷系统制冷机组的动力源,不再是仅使用单一的电能,已经发展成为多种能源的新格局。空调制冷设备新能源,如燃油、燃气与蒸汽的安装,都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为此,本条文强调应按设计文件、有关的规范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8.1.4空调用制冷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本规范第7.1.5条的规定。 说明:8.1.4 制冷设备种类繁多、形状各一,其重量及体积差异很大,且装有相互关联的配件、仪表、电器和自控装置等,对搬运与吊装的要求较高。制冷机组的吊装就位,也是设备安装的主要工序之一。本条文强调吊装不使设备变形、受损是关键。对大型、高空和特殊场合的设备吊装,应编制施工方案。 8.1.5制冷机组本体的安装、试验,试运转及验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有关条文的规定。 说明:8.1.5 空调制冷系统分部工程中制冷机组的本体安装,本规范采用直接引用《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1998的办法
8.2主控项目 8.2.1制冷设备与制冷附属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冷设备、制冷附属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2 设备的混凝土基础必须进行质量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3 设备安装的位置、标高和管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制冷设备或制冷附属设备,其垫铁的放置位置应正确、接触紧密;螺栓必须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阅图纸核对设备型号、规格;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 说明:8.2.1 本条文规定了对制冷设备及制冷附属设备安装质量的验收应符合的主控项目内容。 8. 2. 2 直接膨胀表面式冷却器的外表应保持清洁、完整,空气与制冷剂应呈逆向流动;表面式冷却器与外壳四周的缝隙堵严,冷凝水排放应畅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8.2.2 直接膨胀表面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与换热器内、外两侧的传热状态条件有关。设备安装时应保持换热器外表面清洁、空气与制冷剂呈逆向流动的状态。 8. 2. 3 燃油系统的设备管道,以及储油罐以及日用油箱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与消防要求。 燃气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消防要求。调压装置、过滤器的安装和调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且应可靠接地。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按图纸核对、观察、查阅接地测试记录。 说明:8.2.3 燃油与燃气系统的设备安装,消防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求,故条文特别强调位置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和消防的要求,并按设计规定可靠接地。 8. 2. 4 制冷设备的各项严密性实验和试运行的技术数据,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组装式的制冷机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的机组,必须进行吹污、气密性实验、真空实验和充注制冷剂捡漏实验,其相应的技术数据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检查、检查和查阅试运行记录。 说明:8.2.4 制冷设备各项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的过程,是对设备本体质量与安装质量验收的依据,必须引起重视。故本条文把它作为验收的主控项目。对于组装式的制冷设备,试验的项目应符合条文中所列举项目的全部,并均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规定的指标。 8 .2 .5 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冷系统的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 法兰、螺纹等处的密封材料应与管内的介质性能相适应; 3 制冷剂液体管不得向上装成“Ω”形。气体管道不得向下装成“U”形(特殊回油管除外);液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气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有两根以上得支管从干管引出时,连接部位应错开,间距不应小于2倍支管直径,且不小于200mm; 4 制冷机与附属设备之间制冷剂的管道的连接,其坡度与坡向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8.2.5的规定; 5 制冷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对安全阀进行调试校核,其开启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检20%,且不得少于5件。第5款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查合格证明文件、观察、水平仪测量、查阅调校记录。 8 .2. 6 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得防静电接地装置,其管道法兰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或在法兰处用铜导线进行跨接,且接合良好。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实验记录。 说明:8.2.6 燃油管道系统的静电火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必须杜绝。本条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作出了规定的。 8.2.7 燃气系统管道与机组的连接不得使用非金属软管。燃气管道得吹扫和压力实验应为压缩空气或氮气,严禁用水。当燃气供气管道压力大于0.005MPA时,焊缝得无损检测得执行标准应按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且采用超声波探伤时,应全数检测,以质量不低于Ⅱ级为合格。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探伤报告和试验记录。 说明:8.2.7 制冷设备应用的燃气管道可分为低压和中压两各类别。当接入管道的压力大于0.005Mpa时,属于中压燃气系统,为了保障使用的安全,其管道施工质量必须符合本条文的规定,如管道焊缝的焊接质量,应按设计的规定进行无损检测的验证,管道与设备的连接不得采用非金属软管,压力试验不得用水等。燃气系统管道焊缝的焊接质量,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来进行质量的验证,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必须这样做,尤其对天然气类的管道。因为它们一旦泄漏燃烧、爆炸,将对建筑和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8.2 .8 氨制冷剂系统管道、附件、阀门及填料不得采用铜或铜合金材料(磷青铜除外),管内不得镀锌。氨系统得管道焊缝应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抽检率为10%,以质量不低于Ⅲ级为合格。在不易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操作得场合,可用超声波检验代替,以不低于Ⅱ级为合格。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探伤报告和实验记录。 说明:8.2.8 氨属于有毒、有害气体,但又是性能良好的制冷介质。为了保障使用的安全,本条文对氨制冷系统的管道及其部件安装的密封要求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必须遵守。 8. 2. 9 输送乙二醇溶液得管道系统,不得使用内镀锌管道及配件。 检查数量:按系统得管段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安装记录。 说明:8.2.9 乙二醇溶液与锌易产生不利于管道使用的化学反应,故规定不得使用镀锌管道和配件。 8. 2. 10制冷管道系统应进行强度、气密性试验及真空试验,且必须合格。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检查和查阅试验记录。 说明:8.2.10 本条文规定的制冷管路系统,主要是指现场安装的制冷剂管路,包括气管、液管及配件。她们的强度、气密性与真空试验必须合格。这属于制冷管路系统施工验收中一个最基本的主控项目。
8.3 一般项目 8.3.1 制冷机组与制冷附属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冷设备及制冷附属设备安装位置、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1的规定。 2 整体安装的制冷机组,其机身纵、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1/1000,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 制冷附属设备安装的水平度或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000,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 采用隔振措施的制冷设备或制冷附属设备,其隔振器安装位置应正确;各个隔振器的压缩量,应均匀一致,偏差不应大于2mm; 5 设置弹簧隔振的制冷机组,应设有防止机组运行时水平位移的定位装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在机座或指定的基准面上用水平仪、水准仪等检测、尺量与观察检查。 说明:8.3.1 不论是容积式制冷机组,还是吸收式制冷设备,它们对机体的水平度、垂直度等安装质量都有要求,否则会给机组的运行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本条文对其验收要求作出了规定。 8.3.2 模块式冷水机组单元多台并联组合时,接口应牢固,且严密不漏。连接后机组的外表,应平整、完好,无明显的扭曲。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说明:8.3.2 模块式制冷机组是按一定结构尺寸和形式,将制冷机、蒸发器、冷凝器、水泵及控制机构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单元(即模块)。它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多各并联组成大容量冷水机组组合使用。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管道,常采用V形夹固定连接。本条文就是对冷水管道、管道部件和阀门安装验收的质量要求作出了规定。 8.3.3 燃油系统油泵和蓄冷系统载冷剂泵的安装,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1000,连轴器两轴芯轴向倾斜允许偏差为0.2/1000,径向位移为0.05 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在机座或指定的基准面上,用水平仪、水准仪等检测,尺量、观察检查。 说明:8.3.3 本条文对燃油泵和蓄冷系统载冷剂泵安装验收的质量要求作出了规定。 8.3. 4 制冷系统管道、管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管件的内外壁应清洁、干燥;铜管管道支吊架的型式、位置、间距及管道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制冷机的吸、排气管道应设单独支架;管径小于等于20 mm的铜管道,在阀门外应设置支架;管道上下平行敷设时,吸气管应在下方; 2 制冷剂管道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3.5D(管道直径),其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不应大于0.08D,且不应使用焊接弯管及皱褶弯管; 3 制冷剂管道分支管应按介质流向弯成90℃弧度与主管连接,不宜使用弯曲半径小于1.5D的压制弯管; 4 铜管切口应平整、不得油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径的1%,管口翻边后应保持同心,不得有开裂及皱褶,并应有良好的密封面; 5 采用承插钎焊焊接连接的铜管,其插接深度应符合表8.3.4的规定,承插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当采用套接钎焊焊接连接时,其插接深度应不小于承插连接的规定。采用对接焊缝组对管道的内壁应齐平,错边量不大于0.1倍壁厚,且不大于1mm。 6 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时,管道的支吊架和钢管的焊接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检查数量:按系统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说明:8.3.4 本条文是对制冷系统管道安装质量的一般项目内容作出了规定。 8.3. 5 制冷系统阀门得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冷剂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5倍,时不得少于5min;严密性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1倍,持续时间30s不漏为合格。合格后应保持阀体内干燥。如阀门进、出口封闭破损或阀体锈蚀的还应保持解体清洁; 2 位置、方向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水平管道上的阀门的手柄不应朝下;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手柄应朝向便于操作的地方; 4 自控阀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的阀头均应向上;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感温包应装在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与管道接触良好,绑扎紧密; 5 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其排气管的出口应朝向安全地带,排液管应装在泻水管上。 检查数量:按系统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旁站或查阅试验记录。 说明:8.3.5 制冷系统中应有的阀门,在安装前均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凡具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进出口封闭良好,且在技术文件规定期限内的阀门,可不做解体清洗。如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阀门应做全面拆卸检查,除污、除锈、清洗、更换垫料,然后重新组装,进行强度和密封性试验。同时,根据阀门的特性要求,条文对一些阀门的安装方向作出了规定。 8.3 .6 制冷系统得吹扫排污应采用压力为0.6Mpa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以浅色布检查5min,无污物为合格。系统吹扫干净后,应将系统中阀门的阀芯拆下清洗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或查阅试验记录。 说明:8.3.6 本条文规定管路系统吹扫排污,应采用压力为0.6Mpa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为的是控制管内的流速不致过大,又能满足管路清洁、安全施工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