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细胞。在升温之年,穿越金融危机阴霾的珠海企业能否以更加雄厚的技术实力,更加精湛的拳头产品,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珠海升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新春伊始,本报记者走进企业,感知变化,并从今日起推出“走进企业 感触升温”系列报道,敬请垂注。□本报记者 郭秀玉
新春伊始,格力的生产线上就传送着机器欢快的轰鸣声,全球首创的出水温度为16-18℃的新型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正在紧锣密鼓的生产中。该空调能效比高达9.18,比现有同类产品节能30%以上,是目前全球最节能的大型中央空调。它的问世,为格力引领中国品牌冲击世界商业舞台迈出坚实的一步。
以创新赢得世界话语权
“中国制造”曾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依然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赢得世界对中国产品的信心和尊重,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跃升,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应该面对的话题。
要实现这个跃升,靠的就是企业的自主创新。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商,格力电器走的是自主研发的专业化道路,在中央空调领域也具有同样雄厚的研发实力。
离心式冷水机组是目前国际上能效比最高的大型中央空调机组,主要用于大型建设项目,2005年之前只有美国的少数几家企业掌握了其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中国空调企业此前一直未攻克这一难关。当时国内的大型中央空调项目,几乎被美国的几大中央空调品牌垄断。2005年8月,中国制造的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在格力电器下线,由此打破了“美系”中央空调企业对大型中央空调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中国家电企业在大型中央空调领域的空白。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好产品,更要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常说的话。
2008年,源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新型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项目在格力启动。课题的目标是弥补常规离心式冷水机组在高温工况下存在的缺陷,明显提升机组的能效比,解决制约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优势的瓶颈。
“这是一块别人啃不下的‘硬骨头’,接下这个任务,我们既感到光荣,又感到肩上的担子分外沉重。”回忆起研发过程,一位格力电器课题组成员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在技术层面,由于国际、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成员们只能一点点摸索,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方案的细致程度要无可挑剔、实践的过程要全力以赴,而通宵达旦就成了家常便饭。 就是在反复的设计、试验和改善中,格力电器课题组成员成功攻克了关键技术“小压比”高效离心压缩机,首次实现新型“全长叶片”叶轮与低稠度叶片扩压器、“微压差”自动回油装置、孔板与电子膨胀阀相结合的冷却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突破,机组效率大幅提升,填补了世界中央空调领域的空白。
2009年10月24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节能离心式冷水机组在珠海宣告研制成功,比计划时间提前近半年;12月30日,全球第一台机组在格力正式下线。目前,该项产品已接到上千万元的订单。
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格力电器副总裁、总工程师黄辉说,该产品聚集了格力电器中央空调研发的最新技术成果,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最高COP(能效比)达到9.18,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比现有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30%,是迄今为止最节能的大型中央空调。
格力此举无疑让国外老牌中央空调厂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格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国企业不仅可以扮演好一个“制造者”的角色,而且同样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创造者”,赢得世界的话语权。
核心技术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海相当一部分完全依靠OEM(贴牌)出口的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而格力从90年代中期开始,在OEM的同时,坚持并逐渐扩大自主品牌出口,避免了在国际市场上完全受制于人的经营风险。尽管出口出现较大下滑,但2009年,格力电器还是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销售额和净利润都比2008年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2009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到格力电器视察,勉励格力“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研发水平,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争光”。
总书记的期望无疑为格力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更加坚定了格力 “自我创业、自主创新、自有品牌”的发展道路。
当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消退,全球经济复苏回暖,珠海新一轮大发展也进入“升温”之年。董明珠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核心技术都不能“等、靠、要”。格力将一如既往,坚持自主创新,加大自有品牌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格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当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排头兵,让全世界都知道,来自中国的格力空调是世界上最好的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