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
格力空调低温制热备受关注
自几年前第一版空调能效标准开始实施至今,空调行业在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指引下,产品能效水平持续提高。在国家先后提高了能效标准、推出了变频空调能效标准以及推出了“节能惠民工程”激励措施之后,中国空调产品的能效水平已经站在了世界前沿。然而,随着冬日来临,空调的制热能效以及低温制热技术正被业界高度关注。
晚报记者 朱江华
制热能效受关注
中国制冷专家李红旗告诉记者,在整个空调行业大力提高制冷能效的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空调企业缺少空调的核心高科技应用,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只能通过增大两器体积、扩大换热面积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提高制冷能效。“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目前行业中的多数产品制冷能效越高,制热效果越差,制热所耗电能也越多。”
对此,格力电器有关负责人表示,格力从来没有在研发上减少对制热方面的投入,2010年格力更是推出U系列挂机和i系列柜机,两种机型均采用了全新的换热器设计。这种设计在制热方面的优势体现在:采用优质的U形内螺纹铜管,改善了系统内工质的层流状态,循环稳定高效,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制热效果好,效率高;采用一体化U形蒸发器,内部无镶拼、分段结构,从而增加热交换面积,使热交换更充分、制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低温制热有突破
李红旗指出,关注空调的制热性能,除制热能效之外,低温制热技术也很重要。在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办的2011年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公布了未来10年家电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路线图,其中在空调路线图中明确指出,目前空调行业低温制热技术还处于瓶颈阶段,多数厂家的低温制热技术还远不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了空调能效连续三年来的大跃进之后,2011年空调界史无前例地集体关注制热技术,同时这也令空调业目前在制热方面存在的技术缺陷暴露无遗。
格力电器技术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低温制热的技术研发方面,格力在全球已经获得了认可。格力目前的尖端产品采用了格力自主研发的两项制热技术,分别突破了目前超低温制热和化霜问题的技术瓶颈。
据介绍,格力采用增强型喷气涡旋压缩机(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的尖端产品,专用于低温制热)和蒸汽喷射系统,制热运行时,实现准双级压缩,在不增加耗电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制热量和能效比,能在-25℃超低温下强力制热,成功解决困扰全球空调行业的技术难题。此外,在化霜技术方面,格力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霜技术,使用智能化霜模式,感应有霜无霜,霜多霜少,实现有霜化霜,无霜不化。“化霜的智能控制技术,格力已经走在全球技术的前沿。”该技术负责人表示。